隨意停車、“機非”混行……在日常生活中,這些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不僅帶來了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城市形象。12月11日,記者走上街頭,進行實地探訪,直擊交通亂象。
隨意停放太“任性”
早8時,園林路早高峰比其他路段來得更“猛烈”一些。上班、送小孩上學、買菜、過早的車輛絡繹不絕,將原本就狹窄的兩車道擠了個水泄不通。兩側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則變身“停車場”,橫七豎八地停滿了車,行人只能在車輛的狹小空隙間來回穿梭,極其不便。車輛停放處,部分地磚被碾壓得七零八碎。一名剛停穩車的小汽車車主開車門時,險些撞到路人,差點引來糾紛。
經園林路轉向橫堤路,又是另一番亂象。許多賣魚、賣螃蟹等水產的車輛隨意停放在路邊,甚至將攤位擺放在非機動車道上,夾雜著魚鱗、污水的車道濕漉漉、臟兮兮的。人行道上也“滿滿當當”,沿街的許多店鋪將貨品擺放了出來,做饅頭、賣口罩等商家也十分“敬業”,爭先搶占最佳攤位,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只能插縫停車。放眼望去,從園林路交叉口一直蔓延到章華路交叉口,有些車主直接將車停在機動車道上,場面十分壯觀。
晚6時,南浦路開始熱鬧起來,各式各樣的餐館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他們將車輛停在餐館門口、非機動車道上,讓原本寬敞的道路瞬間變得狹窄,非機動車道更是形同虛設。人行道上的臺階也不能阻擋他們的“步伐”,讓人不禁感慨,這是多么高的停車技術啊!
“機非”混行存隱患
“我每天都要開車經橫堤路、章華路到建設街上班,這一路都膽戰心驚的。”市民張女士對記者說,一路上特別多摩托車和非機動車在道路中間行駛,只能小心避讓著。
市民王先生表示,不少路段都存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現象,一些電動車主直接騎車行駛在馬路中央,這不僅會造成通行秩序的混亂,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最怕的就是下雨天,視線會受影響,那么多摩托車和電動車搶行,稍不注意就會發生剮蹭。”
隨后,記者走訪城區東方路、橫堤路、建設街等路段看到,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的現象較為普遍。
在東方路與橫堤路交叉口,記者觀察了15分鐘,便看到有30多輛摩托車、電動車穿行于機動車車流中。看似通暢的路面,卻是險象環生。其中一輛摩托車行駛在道路中間,車上搭載著2名小孩,但車速一點也不慢。它先是超過一輛小車,接著又繞開一輛出租車,讓人不禁捏了把汗。
“我們電動車可以騎的路都被占了,只能往機動車道上騎了。”家住附近的何女士向記者表示了她的無奈。
原來,雖然道路上明確劃了非機動車道線,但幾乎都被小汽車“占領”了。這些車輛“排兵布陣”十分整齊,儼然是劃了停車線。
城市交通反映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的高低,考驗的是一座城市交通管理的運行機制和綜合管理水平。對此,記者希望我市相關部門能不斷完善城市交通基礎體系建設,廣大市民不斷提升自身文明素質,廣大車主也要樹立文明停車理念,遵守城市公共秩序,為城市更加美麗文明盡一份力。(來源:潛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