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新聞網訊(記者 甄棒)輕便、環保、經濟的電動自行車一直備受市民青睞,是大家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數量巨大的電動自行車也給城市交通管理和安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加大力度開展摩托車、電動車交通違法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電動車主私裝遮陽棚
電動車主在建設街逆行
近日,記者走訪潛江街頭卻發現,電動車主私裝遮陽棚、不按交通規則行使的現象有所反彈。
2020年12月29日,記者在水牛城電動車停放處看到,不少電動車都裝上了遮陽棚。“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不安裝擋風裝置根本受不了。”市民呂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觀察發現,潛江街頭還有不少與呂先生情況類似的市民,他們在電動車上加裝的遮陽棚裝置都是一根柄固定在電動車的前端,由傘狀物連接車頭和車尾,像倒扣的小船。一位市民告訴記者,轉彎時,傘柄、傘蓋的晃動會導致車重心不穩,左搖右晃,如果遇到大風天氣,會非常難控制,但是不安裝又冷。
此外,遮陽棚傘蓋比較大,傘骨末端伸出車體二三十厘米,在和行人、其他車相向或并向而行時,傘骨末端很容易碰到他人,如果車速過快,很有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為了將遮陽棚固定在后視鏡底座上,不少車主還會將電動車原裝后視鏡卸掉,這樣在騎行時就很難看到車后情況,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除私裝遮陽棚外,電動車不按交通規則行駛的情況也極為常見。在建設街,一位電動車主反映,“因為非機動車道比較窄,遇到實驗小學放學時,非機動車道上都是車,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在機動車道上行使。”
隨后,記者來到較為寬廣的章華南路,只見路口花壇處有明顯的指示牌,指引電動車、摩托車走非機動車道,但仍有不少市民,不按指示牌前行,肆意穿梭在機動車道上,交通隱患堪憂。
電動車交通違法現象有所反彈導致安全隱患重重,各位電動車駕駛員還是應當以安全為重,做到上路時減速慢行,遵守交規,珍愛生命,文明出行。